"不按套路出牌"——新時代醫美策劃小超人:李志鵬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與思考很重要,學習是能力提升的一種方式,但我認為,強度再大,沒有思想,也是徒勞。
想要成長,想要提升能力,必須要時刻警醒自己,不斷的總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學會不斷的批判自己。
行業會隨時代產生巨變,要想不被超越,就要不斷儲備知識能量,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行業大格局。"——李志鵬
對話——“新時代醫美策劃小超人”李志鵬
錢淺老師說他總“不按套路出牌”,用的是“奇招、怪招、妙招”,并評價“李志鵬老師是新時代醫美策劃小超人”。
李志鵬跟隨他自己的想法和對行業敏銳的判斷來建立顧客深度循環銷售體系,超越常理,出其不意。
他針對整形醫院的運營有著獨特邏輯思維與結構性、是多維立體遞進式成交銷售系統創始人,使成交銷售體系真正做到階段性成交顧客循環成交。
幫助企業實現業績快速提升,實現利潤最大化。
他用極高的專業為客戶制定企業盈利模式及年度計劃,對顧客消費分析,
銷售場景構建及會員中心顧客循環消費構建有強大的實踐與理論經驗,幫助客戶拿到理想的結果。
結緣美美——“我是被騙來的”
談及與美美結緣的契機,李志鵬坦言“我是被騙來的!” 沒能繃住,笑著且聽他娓娓道明個中緣由,
李志鵬原來在大慶石油工作,他一腔超脫的熱血縱然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所擋不住的,生性愛交際,好交朋友,見過了許多人,也聽過了許多故事。
2012年春節,出現了一個人,為他打開了美美的家門,他便是周明。
李志鵬說,記得周明老師經常與很多明星在一起,談吐之間,逼格滿滿,羨慕油然而生,“我要跟你一塊兒干”脫口而出。
那次聊過后一個多月,電話突然打了過來,周明老師篤定地說“你來上班兒吧!”李志鵬受寵若驚,從此便“著了道”,后來便索性一條道兒走到黑了。
"剛來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這里面的門道,一無所知。第一個案例是去佳木斯,那是我第一天跟他一塊兒上班,穿的是正裝,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穿正裝。
從9點半上班一直到下午兩點半,這其中講的是什么,我完全聽不懂,更別提沒吃飯了。
三點鐘,匆匆忙忙扒了幾口飯,回去一直到晚上12點。
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工作太變態了,但我也沒多問,也不多說,我能做的是慢慢的去了解,去摸索,去感悟。
就這樣,7天過去了。周老師也是一位比較內斂的人,我所理解的他的方式應該是更多的讓我自己去感悟與理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李志鵬老師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于情于義于理,他自然不會抱怨什么。
那所謂的“騙”,只不過是被殘酷現實捅開的那層理想的琉璃,從來就沒有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那些光鮮的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艱苦卓絕——“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李志鵬最喜歡的NBA球星是KobeBryant,受科比堅韌的精神影響至深,“最受打擊的一次是12年在江蘇,受挫很嚴重的原因是我什么都不懂,
面對客戶的質疑,根本無力反駁,我所能做的只有接受,因為我還無法去說服客戶,
那我就得面對現實,只有堅持,自己琢磨、自己想。
13年,我去吉美集團執行案例,這也是我服務長達5年的客戶,對我非常信任,客戶給了這么多的投入,那么一定要幫客戶拿到結果。
在那兒我成長了很多,從專業知識到對自己的自控能力也轉變了很多,慢慢的,我有了屬于自己的專業體系?!?br>
"剛進入企業時,‘吉美’的年收大概在5000萬左右,到現在,企業可以做到6個億左右。
長久的服務一個企業,意味著你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消費者的需求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
所以客戶的需求每一天也在發生變化,永遠“三板斧”締造不了傳奇。
我一直在不斷的要求自己,就像一條路,你必須一直走,而這征途沒有終點。
走了很多荊棘和坎坷后你會發現,收獲的很多成功案例已成為過去,
這條路沒有倒退的可能,只能永續前行,不斷地創新與升級,得到客戶的認可,而我,一直在路上?!?br>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我感受的東西比為客戶創造的利潤更重要,通過做一個案例,你從中成長了多少、收獲了多少才是真正讓我自豪的。"
板塊創立——實現標準化流程和績效管理管控機制
自接觸美業后發現大多醫美企業銷售都是團隊執行力差,意見不統一,歸根到底就是沒有標準和管控;大多都是個人能力為主體,對人才要求極高。
沒有相應的標準和流程,實現不了標準化團隊及銷售管控共建,原來在石油企業工作,石油的標準化生產線管理是非常嚴謹且有系統化管理。
銷售系統是一連串系統化的行動,或者是為達到某一結果而采取的一連串明確的、可重復的步驟。
如果能遵守這些步驟,便能逐步達到預期結果。
銷售工作也是一樣,銷售是一連串明確的、可重復的步驟,如果持續照著步驟善加運用,就能導致預期結果。
一套優秀的銷售系統能夠識別、分析、審核和衡量銷售機會,然后決定下一個銷售步驟。
一套優秀的銷售系統與購買者如何購買緊密聯系,而不是與銷售人員想要如何銷售相關聯。
所以創立《醫美銷售系統》,實現標準化流程和績效管理管控機制是醫美企業銷售團隊迫在眉睫的事情!
信念與責任——“美美在 我就在”
"21歲來美美,今年26歲。拿過9個月1500塊的工資,到現在……原來的想法,第一個是我要證明自己,我要證明我可以、我能行;
第二個是我既然踏入了這個行業,我喜歡這個事情,那我就要把它做好。入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沒來美美之前,我從不會去談論人生信條這一回事兒,來美美的這幾年,讓我最受影響的還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它在我的內心里早已根深蒂固。
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完美的作品,而不是一個商品,想服務好每一個客戶都要把客戶的企業當成自己的企業去做?!?/p>
6年,從一無所知的“美業小白“到今天的服務商公司副總經理,李志鵬憑什么?“我覺得人都是一樣的,很多人講自己優秀,很多人不講自己優秀,
有很多人展現的一面是給別人看的,有很多人展現成功的一面是為了自我感知。
職位對我來講,在我心里其實并沒有那么高,包括我升到副總經理,并沒有什么過渡,我需要做的僅僅是去接受就好了。
只是,公司既然讓我坐在這樣兒的一個位置,
我應該負起這份責任,得有擔當。如果沒有責任心,那么根本就不配在這個位置上?!?/p>
我一直說:“美美在,我就在,因為我著迷美美的光環?!薄般露?艱苦卓絕 信念與責任”這幾個詞,李志鵬用來形容自己在美美的時光。
我猜要是再用什么詞語去修飾志鵬老師,他大概會“嚴肅”的說,“不要用你的大腦考量我,我是一個思維混亂的人,因為我從來不按套路出牌“吧。